近期,随着贵州省第三个人才日的来临,各地纷纷发出招才引智“最强音”,举办各类人才引进活动,人才争夺战愈加激励,不仅在引才用才上下功夫,更在育才留才上给政策。但也有少数地方引才政策剑走偏锋,只引不用、只用不留,陷入人才引进来后留不住,未能人尽其才的恶性循环。
“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需要什么人才,给什么待遇,应该“市场”说了算,而不是“市长”说了算。有些地方政府在引才工作中未结合实际,一把尺子量人才,未认真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引来的用不上、能用的未引来”问题,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改善人才引进战略和工作模式,引进什么样的人才、怎么用人才应该让企业、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决定。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着重为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
留才要用心用情。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留住人才,地方才能稳定发展,而如何留住人才,是困扰各地的“老大难”问题。在待遇上“留人”,要完善人才的薪酬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分配方式,及时兑现薪资报酬、科研经费,要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好医疗、住房、社会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岗位补贴等政策待遇,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事业上“留人”,每个人才都渴望在事业上取得成果,实现自我价值,地方政府应准确把握人才的思想动向,结合实际,制定系列的管理制度引导帮助人才取得事业上的进步,实现地方和人才的“双赢”,既要给予适当科研启动经费,在落地项目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按规定给与政策补助,又要帮助量身定制成长成才的规划,让人才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应在情感上“留人”,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增强公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形成保护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改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以理服人、以心换心、以情动人,对确实无法挽留的人才要采取“来去自由”的办法进行处理,多一些“人情味”;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家乡外流人才发起一场“感情进攻战”,使他们情系家乡,心归故里。(良上镇人民政府,陈昌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