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意义重大。
藏粮于民,端稳“饭碗”。粮食要稳稳掌握在老百姓自己的手里,做到家家有余粮、村村有粮仓,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体系,牢牢守住粮食底线。稳住粮食价格是稳住民生的合理性,要健全完善种粮收种保障政策,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稳住粮食价格,让农民种粮有利、种粮有益。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以党组织作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组织支撑,以组织创新实现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和农民种粮的“两个积极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民职业素质培养,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经常性下乡开展现代化粮食种植技术培训,加快建设农业合作社、社区农场等,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藏粮于地,守好“饭碗”。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要是良田,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要自觉守好耕地红线,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打击侵占耕地的行为,集中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房屋、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紧盯粮食安全薄弱环节,对于耕地面积小、粮食生产量少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粮食安全保障计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藏粮于技,筑牢“饭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化农业技术引进来、用起来。有好种子,才有好收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要抓紧培育我们自己的种子,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大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动。
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要持续践行粮食安全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良上镇人民政府,陈昌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