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贯彻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依靠自己力量端牢我们自己的饭碗。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同时,大豆油料扩种成效超出预期,大豆自给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这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
确保粮食安全,当下要抓好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在耕地方面,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挖掘抛荒山垄田、冬闲田、边坡地等土地潜力,推广再生稻等种植模式,向空间和时间要产量;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在种子方面,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同时,要强化农业装备支撑,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让良种、良法、良机与良田有机结合。
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是必须提高的“两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关键在于让农户感到种粮有保障、有赚头。因此,应当持续提高耕地地力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等稳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广度与深度,尤其要大力推广粮食完全成本保险与种植收入保险,让种粮农户有保障更安心。同时,探索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延伸粮食产业链,让种粮农户可以有更多附加值收入。
农业强国是发展壮大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当下,我们的粮食生产及总量有所增长,但粮食安全这根弦,绝不能因为粮食连年丰收而有所松懈。从供给端来看,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需求端来看,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必将带来粮食需求持续刚性上涨。因此,端牢端稳饭碗,仍然要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提高积极性、抓好耕地和种子等诸多方面上下功夫,实现端牢粮食的“饭碗”,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国。(南泉镇人民政府 刘雨婷)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