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先“调”后“研”,广大干部应秉持“耕种”状态,脚踏实地,深“耕”细“种”,只有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高屋建瓴,才能做好顶层设计,写好工作规划,研实前进方向。
以“知耕”心态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要立足在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上,没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缺乏崇尚实干的精神,注定只能纸上谈兵,效果自然就无从谈起。为此,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要坚决杜绝“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作派,杜绝任何作秀式的调研。要精准识别任何形式主义的调研之风,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真正走到田间地头去,沾点泥土气。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到局面的地方去,深入一线解析实况,获取第一手的精准资料,从而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方、脚下有力。
以“肯耕”心态扎根柍田菜地。下基层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找准问题症结,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难题,提升服务质效,增进民生福祉。如果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何能够发现长期的“硬骨头”症结所在。为此,党员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务必怀着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上见成效。要始终围绕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及时了解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群众评判,以“肯耕”心态更深地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
以“实耕”心态育种培粮。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耕田种地也是为了能够丰收的喜悦。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入基层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把一个个问题变成办法。经过比较、推敲、反复的工作,聚焦痛点难点、聚焦问题发现、聚焦问题整改,全力以赴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就像除虫害化霜雪一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短期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就办;长期的矛盾持续推进、紧盯不放,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将群众中蕴含着的巨大能量调动起来、发挥出来,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解决一个问题后,不松劲、不歇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举一反三,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立足根本、管好长远,在实干中一抓到底,确保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
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 王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