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只有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提高不断的提高创新动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国家富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人才兴,则国运昌,而国运昌,则能广纳天下英才。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印证了这个论断:得人才者得天下,任贤能者国家兴。
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历程,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人才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
开展人才工作需俯身听取“民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声音是最明确的风向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向,我必行之,人才生态的优化也应当立足群众需求,以群众所思所念为切入点。从“住忧所居”到“住所有居”;从“教忧所学”到“教有所学”;从“病忧所医”到“病有所医”,一系列转变的背后,体现的是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的是细枝末节均以群众为基点的发展原则。正是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旁,听取民声,汇集民声,才能以独具吸引力的发展生态环境之笔答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答卷。
开展人才工作需强化政策“暖心”。以情留人、增强人才在城市中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完善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人才“一体化”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全社会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感受到城市的友善与温情。同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党性教育,涵养家国情怀,以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
开展人才工作需狠抓落实“末端”。 曾多次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干事创业是如此,政策工作亦是如此。政策唯有贯彻落实,才能将政策红利释放在人才身上,让人才享受到切实的利益,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释放人才内在潜力。试想,若政策不落实,则难以根本性、全局性的帮助人才现实问题,难以帮助人才落下心中的隐患大石。诚然,再好的政策,不去贯彻落实,必然会变形走样。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抓实再抓实,把政策落实做细、做实、做好,让美好蓝图变为真切现实,以政策落实之力,移除人才发展道路上的一切“绊脚石”。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周村镇人民政府 刘子婷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