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要敢于扎根基层,在基层的磨砺中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2021年我选择报考了乡镇公务员岗位,光荣地成为了广大基层工作者中的其中一员。在这1年多的时光里,从校园的“象牙塔”到基层的“大熔炉”、从学生到基层干部、从无忧无虑到心怀群众的“急难愁盼”、从懵懂无知到渐入佳境,我收获了工作上的成长和初心的坚守。
端正心态,敢于挑战自我。有许多从事基层工作的前辈曾用“重、苦、杂、难”来形容党政办工作,它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参与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作用,可以说党政办是乡镇政府这台“大机器”的“中心轴”,涉及的业务面十分宽广,这就要求党政办的工作人员是精通业务的“多面手”。要有补位思想,明白多劳才能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得到更多的成长。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换来的是自身各方面的锻炼成长和单位有条不紊的运转。作为基层党政办人,要有一种“无欲则刚”的大格局,敢于自我挑战,少计较个人得失、多比比工作成效,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幸福。
多学多看,发挥刻苦精神。许多人眼中党政办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怕苦别来党政办”甚至悄然成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共识”,其中,最苦最累的还是文字工作,日常工作包括工作汇报、情况说明、新闻宣传稿件等等,这要求文字工作者功底扎实。要想成为笔杆子,离不开刻苦学习,挤出时间学习,要坐得“冷板凳”,静得下心。及时学习上级最新文件,吃透政策,加强平时阅读,遇到好词好句就记下来,通过学习把自己锻造成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干的“党政人”。
细心打磨,锻炼综合能力。“这个报告不行,重新改一下,12点前发给我。”收到这样的信息对于党政办工作者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一篇稿子要精雕细刻十几次,“绞尽脑汁”才被领导认可,拿到“通行证”,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会感同身受。
党政办成为单位里最出“小能手”的部门,通过做好小事锻炼出能干大事的“硬本领”。要敢于做吃苦耐劳的“苦行僧”,主动去揽苦活累活,做会务时主动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要甘于做两头受委屈的“巧媳妇”,在上级领导和各职能单位之间做“润滑剂”,以推进工作为目标导向。把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都写进生活日记,让生活日记成为私人的“树洞”,既能倾听烦恼、也能分享喜悦。(作者:刘洋 桐林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