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止2022年中国留守儿童数量是902万。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程中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成年以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留守儿童却一直缺失着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这必然不利于他们良好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家庭的原因,很多农村家庭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离家较远的城市务工、创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里涌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几乎由祖辈照料,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年迈的祖辈们对留守儿童照料能力不足,照料不周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他们需要父母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所以,远在他乡的父母要与孩子保持定期的、经常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学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校园能给予孩子拥抱社会的力量。学校应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等表现。除了家庭、学校,社区村委也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既需要家庭、学校的努力,又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父母在远方的孩子需要的大家的关心、关爱、关注,终有一天,留守儿童的童年不再荒芜。(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观音九义校 刘丽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