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之外,人的价值
4月22日,原画师圈流传“阮佳大战AI绘画”的消息。
阮佳是一名从业二十多年的原画师,被很多原画师称为“大神”。4月21日,阮佳在微博向AI发起了一个挑战,他给出游戏角色艾尔登法环女武神从第一阶段进化到第二阶段的草图,希望网上有人可以在30分钟内用AI把草图细致化。然后他再将自己细化的图片发出来,和AI生成的图片对比。
阮佳挑战AI的消息发出后,不仅仅是在微博上,很多游戏公司的人也都在试图用AI绘图,想要看看到底孰优孰劣。“但是目前来看,生成的图像都没有达到指定的需求”阮佳表示。
阮佳绘制的是一个“正在进化”的女武神,同时兼顾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特征。很多人拿第一阶段图片去“喂”AI,生成的都是第一阶段的形象,阮佳后来将挑战时间延长到2小时,但是依然没有符合他要求的作品。
“我不是抵制科技的进步。”阮佳告诉记者,他最近经常会收到新人原画师找他诉苦,说AI弄得他们很焦虑,他才想出这个方法。阮佳认为现在AI很厉害,但是还不到可以替代原画师的程度。“网络上有很多声音说,原画师马上就要被替代掉,让原画师赶紧转行。但是也不说转行去做什么,只是在制造焦虑,导致很多人受到打击。”
阮佳不喜欢使用3D绘图等辅助绘画软件,“我觉得纯手绘才可以加强我的审美,加强我整个人在艺术方面的创造力。”
今年41岁的原画师孟溪所在的公司拿AI制作的图像进行过市场测试。去年十月,孟溪所在的公司就要求他们使用AI。她还记得第一张下指令让AI生成的图像,“脸就像包子一样,被揉成了一团”。但是第二天,在公司程序员的帮助下,她用AI生成了一张非常漂亮,甚至让她惊讶的图片。当时,孟溪本来打算招聘一个助手,公司已经发布招聘信息了,“结果我接触AI两天左右的时间,我就跟公司说不用招了,就是这么现实。”
孟溪的主要工作是画乙女游戏中的男角色。几个月前,公司曾经让AI生成了一个人物形象和孟溪画的人物同时投向市场,结果发现,孟溪绘制的人物更受欢迎。“AI绘出的图案,目前还没办法表现出那种特别细腻的感情,比如男角色带着一点点宠溺和一点点坏坏的微笑,AI暂时拿捏不了这种人类情绪。”
“我只能说暂时拿捏不了。”孟溪也会被AI的进化速度所震惊,但是她并不排斥AI,“AI毕竟是工具,总要有使用它的人。只是现在的情况对新人很不友好。”现在,孟溪主要用AI绘画生成一些图片给自己灵感,另一方面让AI绘制一些细节,比如衣服的褶皱、头发和树叶。
覃京燕认为,目前AI绘画能够从所有原画师那里学习他们的绘画方法和技法,然后非常高效地产出图像,“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去记录,可以去模仿,可以去学习人类的视觉思维和语言体系,但这些视觉思维和语言体系的创新还是需要人类去做,这也是人独有的价值。”
覃京燕表示,对那些难以突破自我风格,从事非创造性工作,并且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力的人来说,人工智能会替代他们的一部分工作。以原画师为例,公司如果因此裁掉大量原画师,只使用AI生成的图像,设计出的东西也会缺少创新和人类真善美德的审美评判。“人们在发明了人工智能之后,不是要消灭掉人本身的生存机会,制造恐慌,而是要善于利用技术。原画师也可以利用AI激发他们的灵感,然后突破自己的画风,激发新的思维方式,同时原画师还要充当审美鉴别师。他们能够在这里面发挥新的作用,而且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好。”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任何新技术出现,都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19世纪,摄影技术诞生,抢了一些肖像画家的饭碗。一部分画家转行成为摄影师,凭借先前积累的审美能力,拍摄出画意摄影;一部分画家下岗再就业,尝试开发摄影技术无法触及的绘画风格,“甚至可以说,没有摄影的出现,就不会逼出凡.高和毕加索”。
过去,林佑江觉得自己技术不行,就去努力画,努力提升,现在,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AI,“它可以不休息,不停的学习。”林佑江也担忧,AI会不会再进步,自己埋头一个月画一张画,可能外面的世界就已经变了。或者自己现在适应了给AI修图,但是过一两个月AI又进化成其他样子了,“我需要思考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他的世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林佑江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离开北京前,他在网上发了一个告别视频,视频的最后,他放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因为AI失去工作后,林佑江也想了很久,人的价值是什么?现在,他觉得,《祭侄文稿》这样满是勾勾画画、涂涂改改的作品,成为了“天下三大行书”,是因为这部作品是颜真卿在得知侄子战死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去写的,整个作品充满情感。这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的价值。
(应受访者要求,刘子昂、张原、孟溪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编辑 胡杰 校对 吴兴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