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振兴怎么搞?教育、养老、医疗体系如何规划完善?等等问题,要想拿出答案,也少不了一场大调研。我们可以开展一场农村基层党建“百村大调研”活动,组织全市乡镇干部对照村情概况、村级基础保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9个方面的内容,全覆盖走访所有行政村。这也是各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到田间地头、农户村庄的客观要求。而这基于民情、村情的的“金点子”,正蕴含着发展更顺、民心更顺的密码,明晰着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方法和路子。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是成事之道,并非虚言。试想一下,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和文件,空想、瞎想、冥想;一个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落脚现实、切入现场、抵近生活,哪个更能掌握真实情况?哪个更能同群众打成一片?哪个更能体察民之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答案不言而喻,且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党员干部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决策;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的目的之所在。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越是严峻复杂、承担的使命责任越是艰巨繁重,就越需要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越需要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和翔实依据。
但反观现实,无论是热衷于视察式、盆景式、旅游式、应付式调研,还是热衷于坐井观天、信口开河,随便抄抄报告、应付了事的虚假调研,此类形式主义调研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若以此类调研结果为参考,势必找不准问题、找不准矛盾症结,更会导致决策上失之偏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足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关系重大。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那么,如何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我们而言,要力戒调研形式主义,更多倡导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作方式,让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的真调研成为常态,让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带着问题、沉下心来的大调研、大走访成为推进具体工作的有力抓手。唯此,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才能解决民生困惑,解开阻碍经济发展的症结,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塞上大地扎根结果,引领我们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作者:周林 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初级中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