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二阳”成了热搜词,许多市民朋友表示自己“二阳”了,也有不少人称自己躲过了去年底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却在“五一”后“首阳”。面对“二阳”,不少市民朋友难以淡定了。那么哪些人更容易“二阳”?是否需要提前备药?“二阳”的症状会比初次感染重吗?记者特别采访了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感染肺病科的专家。(5月15日《宁波日报》)
眼下,不少人“幻二阳”,其实就是一种幻想症,是一些人担心自己“患二阳”的一种不良心理反应。说白了,“幻二阳”也是一种心病。
其实,“幻二阳”属于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担心害怕。一方面,“幻二阳”不等于“患二阳”,只是一种心理焦虑而已,只需到医院检测就可判断是否“患二阳”。另一方面,即使“患二阳”了,也无需担惊受怕,只要按照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几天内即可康复。正如专家所言,“幻阳症”属于正常反应,不必一味害怕。
那么,该如何防治“幻二阳”症状呢?笔者以为,“对症下药”是良方。一方面,需坚持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自然平和心态。比如:保持健康的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健康饮食,做到荤素搭配;注意自我情绪调节,不为“幻二阳”症状而心生焦虑,等等。另一方面,需做好个人防护,科学预防,适度未雨绸缪。比如:出门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等。
当然,如果一旦患有严重的“幻二阳”症状,甚至是“恐二阳”症状,就应及时到医院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切忌听信“偏方”而“乱服药”。此乃“大忌”。
此外,相关权威部门也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适时向民众科普新冠病毒的相关防治知识,帮助“幻二阳”症状的市民以积极心态应对感染风险,从而切实减轻“幻二阳”症状,回归正常防疫,正常生活,正常工作。
总之,一句话,“患二阳”不可怕,“幻二阳”不可取。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