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公布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展现出的中国经济成绩、中国经济治理定力,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光明前景,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经济模式的优越性。这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进而提振了世界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信心。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治理方式在实践中验证了科学性,实践的成功也让中国经济担当起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同时它作为典型的成功例子,为世界共同繁荣创造出了重要全球价值,成为了世界经济体可学习参考的对象。
那么为何中国经济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参考消息”,值得世界经济体学习呢?离不开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决心。
中国经济稳步“成长”源于深化改革。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腾飞造福了无数百姓,也让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改革前三十年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如今,中国经济却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的“秘诀”不言而喻,它是源于十八大以来以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深化改革的科学决策。“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观点鲜明,“两个毫不动摇”、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也已“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岁月变动不居,时代阔步向前。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现在纲举目张地推进“强起来”,中国发展在改革创新中稳步向前,一直以来“备受瞩目”,中国经济制度模式的优越性在世界经济体中“有目共见”。因此,要继续深化改革,方能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添薪加柴”。
中国经济始终“活跃”源于扩大开放。我国的开放并不只是单一的敞开国门,而是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立场,通过宏观调控、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等具体手段,营造出良好营商环境和稳定优质的市场,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智慧、中国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两会召开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利好”表现,如百威、康宁等外资企业纷纷释放出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号,表达出强烈的“深耕”中国市场的意愿,这体现了海外市场、海外经济体“利好”中国经济的投资信心,显示出海外观察学者对中国市场观察的重视、对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的认可。
中国经济之所以活跃,一方面在于包容开放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政策,吸引了外资的“注目”、海外人才的青睐,另一方面在于奉行多边主义、拒绝保护主义,让中国企业在公平竞争中“成长”,在学习各方经验后“成熟”,既推动了国内大循环,又让中国企业真正的“走出去”。可以看到,在中国持续、稳定地扩大开放后,中国经济必将越发的“绽放活力、扬帆百舵、再创佳绩”,也会在“世界经济树”上结出来自中国的丰硕“果实”。
中国经济良性“生长”源于共建共享。古语云,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个体的能力始终有限,任何事物都不应只唱“独角戏”,唯有互助互利的“你来我往”才是取得优异经济成果的正确路径。有别于个别国家“大搞乱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一以贯之的奉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双赢、多赢合作思维。在国内,共享退税节税政策,促公平、保民生、助力企业发展,百姓有钱了、企业压力小了,需求关系随之“转起来”了。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的聚变让中国经济能够协同发展、开创广阔前景。
看国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都是中国与世界共促经济复苏的举措,中国不光谋自身发展,也为其他经济体带来机遇与帮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而中国却着眼于长期利益与世界共荣,放弃了部分自身利益,打造了值得仿效的公平、有序的良性利益格局,也正因不光是利益考量还兼顾着理想情怀,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凝聚出有利于中国、有助于世界的发展力量。(吴春泽 船山区审计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