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村建制调整后党群服务中心闲置问题,近些年来,四川宜宾市叙州区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分类处置、创新盘活”原则,依照“三紧贴”为民办事实的原则,结合便民服务体系、集体经济发展等需要分类施策,使之成为便民、富民、育民、安民的平台。(5月1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干部应甘当“孺子牛”为民服务,做好群众的“主心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要把准自身“角色定位”,务求“三紧贴”,切实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紧贴需求。群众的需求就是干部的奋斗目标,办好群众事,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成群众事。紧贴民需,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向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走,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把握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才能更好服务群众;紧贴民需,要带着不解决困难不罢休的决心,聚焦解决好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办证难等民生问题,关注群众亟待解决的堵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与群众“面对面”,真真切切察民情、解民忧,用办好群众难事,检验自己的工作,把事实办实。
紧贴感情。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干部的操心事,要办的大事。办好群众事,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人到心到,重心下移,俯下身去,迈开双腿,到田间地头,深入村社一线,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融合群众感情。最深的情,是人民情怀,办好群众事,要枝叶关情,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为群众理思路、谋发展,敞开心扉,密切联系群众,“情相连”,永葆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把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紧贴服务。干部是联系群众的纽带,要与民同心同德,才能凝聚磅礴的干事创业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与群众心连心,对群众的诉求,能及时解决的要立说立行,不能立马解决的要落定办事期限,以真心服务赢得民心,以诚心服务获得群众认可,尽心竭力解民盼。要“暖心”服务,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办好群众事,要当好“店小二”,让群众“最多跑一趟”或零跑腿,以最优的服务,最贴心的举措,架起与群众连心桥;要“走心”服务,畅通服务群众最后“最后一公里”,要聚焦民盼,细致入微,抓小抓实,抓早抓好,把事实办在群众心坎上。(黄伟)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