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从聚才、育才、用才等重要环节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三农”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人民网)
筑巢引凤,打造引才“强磁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通过谋实“筑巢招”来引得“凤凰栖”。全面掌握人才缺口,建立人才需求台账,精准组织引导培养种养、加工、建设、科技、电商、文化等领域人才需求,紧盯高校招聘会、人博汇等,第一时间实施人才引进行动。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出台相应人才引进计划及配套措施,用实惠政策吸引人才,持续加大对优质人才队伍的拓展,不断构建乡村人才的“强磁场”。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好薪酬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为他们搭建干事的广阔舞台,打造人才聚集的洼地和热土,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破土飘香,深挖本土人才“宝藏”。人才兴,则乡村各项事业兴;人才废,则乡村各项事业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开展本土人才大调研,以乡镇和人社、农业、文旅等主管部门为单位,对能工巧匠、种养殖专家、致富带头人、民间技艺传承者、返乡创业青年等进行走访调查,全面摸清底数,掌握技术特长,结合实际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定期更新完善,切实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通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创业大赛、人才献策评选等活动,将有本领、有想法、有潜力的本土人才挖出来,真正让本土人才充分涌动、破土飘香。
培训提智,写好育才“新文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发展的宝贵资源。因地制宜、聚焦合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人才培育计划。一方面,发挥人才带动作用。以经济效益好、经营模式佳的企业或合作社为阵地,建立乡村产业培训基地,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技术骨干、致富带头人等开班授课,推广经验。另一方面,拓展人才培育渠道。用好党校、技校等本地培育资源,积极对接专业高校共享资源,构建人才培训“矩阵”,开展“点单式”“订单式”培训,“靶向”补齐人才短板,重点培养一批思想新、技术强、眼界宽、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蓝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