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这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人才队伍较为薄弱的现状,围绕“引、育、用、留”,多措并举,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农村人才是关键。
一、健全以产聚才机制。把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积极牵头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当地基础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帮助农业企业建立专家大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合作平台,建立农机服务、信息支持等社会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协会,开展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等工作,搭建产业人才聚集平台。
二、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成立各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协会,建立了省、市、县专家服务基地和基层三农科技工作者之家,协助会员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利用成立协会开展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项目管理、产业规划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培训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全力抓好技能人才、优秀企业家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重点支持、精准培育支撑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不断做大农村人才的增量。
三、做优精准引才模式。通过不断加强乡村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入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制定并实施入乡人才多种政策支持。一是给予就业创业扶持,通过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培训补贴、以工代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二是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创业补贴、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人才保障、创业服务、园区建设等扶持政策,明确各地要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从事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的支持,帮助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投资兴业。三是做好规划引领。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兴乡。
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各类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考核评价为基础,按贡献、重实绩、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管理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按劳分配。对首席专家、高级研究人员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实行基薪和创新成果效益分段累加提成等灵活的薪酬制度。(遂宁市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蒋沁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