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春天最是读书时,最是书香能致远。营造读书氛围,建设书香社会,就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书香溢满中华大地。
爱读书,让书香陶冶情操、滋养精神。“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凿壁偷光”到“孙康映雪”,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山不让尘,川不辞盈”,读书学习在于日常点滴的积累,谦虚学习,不断努力,才能终成大器。“人贵知足,惟学不然。人功不竭,天巧不传。”学无止境,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让学习成为兴趣,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常学常新。
读好书,让书香鞭辟入里、醍醐灌顶。好书如师如友,有着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力量。一本好书,一定是蕴含民族精神与民族优秀文化,只言片语之间便能令人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欲求真理,必读经典。欲知大道,必先读史。”读史书,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歌,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读哲学,可以观世界、知规律、辨思维。要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反复钻研经典,温故而知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读好书如补精神之“钙”,如壮思想之“骨”,能使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因此要善于择取,让好书的丰厚营养强身健体,提高思想境界。
善读书,让书香融会贯通、厚积薄发。读书要用“巧力”,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从书信时代到电邮时代,再到今日的数字时代,形式的多元化决定了读书也有“捷径”。一个人的经历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去学,因此更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数字资源平台,提高信息汲取与吸收的效率。善读书,“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闻窗外事”,始终牢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能纸上谈兵,陷于“客里空”。(付思扬 遂宁市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