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打卡”红色博物馆,从全国大大小小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的故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力量。那些红色文物,在战火纷飞中保留下来,作为特殊的历史积淀,向今天的我们述说着不凡的岁月。
从一口旧皮箱到一副铁担架,从一门榆木大炮到一本红军医书……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演绎着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都激荡着以身许国的革命精神,到红色博物馆打卡、倾听历史回响,是触摸壮阔历史,是感悟初心使命,也是获取精神滋养。
社会主义是老一辈人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并挖掘它们的深刻内涵,不仅能够提升红色博物馆的魅力,更能激发我们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把逛博物馆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年接待观众5.4亿人次,这种逛不只是线下,还包括线上,比如通过短视频看各种博物馆展览。无论哪种方式,只要亲近文物,拥抱文明,都值得激赏。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少博物馆和观众越来越近,通过深挖内涵来提升魅力,通过把脉潮流来引领时尚,通过纷纷“上新”来塑造自身形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关注。无论流动展览还是文化讲座,无论文物鉴定还是文创发布,无论互动体验还是教育研学都很接地气,且有时代气息。此外,一些博物馆主动拥抱新技术,利用短视频平台等新载体开展云端展览,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让优秀的文明之光照亮人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不少年轻人踊跃打卡红色博物馆。打卡的过程是重温革命历史的过程,也是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一件件沉淀着革命精神的文物,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往往能够带给年轻人更多思索,激励打卡人不忘初心、肩负使命。
博物馆已经火了起来,但是从火起来到活起来还有不短的路要走。我们应该不断探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真正活起来,才能更好地滋养观众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升华民族自豪感,也才能激发人们同心协力当好中华文明的代言人和传承人。
“打卡”红色博物馆,拥抱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南泉镇人民政府 熊鸿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