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值此激情奋斗的五月,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过程内容和结果效用,用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作风,以“信心”、“真心”、“耐心”写好“扎根基层”这篇调研报告。
树立信心,解决问题更“实”一点。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有信心就会有希望,就会有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正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矢志不渝、百折不挠,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终于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调查研究如果事前畏首畏尾、意志不坚定,那么便无法解决所审视到、所聆听到的问题,那么,调查研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展调查研究,要聚焦本单位中心工作和自身岗位职责,聚焦民生“痛点”、政策“堵点”、治理“难点”,将调查研究的“准星”对准各项工作的“靶心”,不怕揭短、不怕露丑、不怕矛盾,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保持真心,研究问题“深”一点。如今少数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缺乏耐心韧劲,有的为早日“完成任务”,把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看似跑了很多地方,但每到一处都是“来去匆匆”;有的只“调”不研,对收集上来的情况缺乏分析研究,搞出的成果犹如半生不熟的“夹生饭”、没什么错也没什么用的“万金油”。我们要高度关注调查研究工作的适民性、惠民性,真正把惠及群众问题的线索“调”上来,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研”起来。调查研究重在走“深”,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矛盾集中、问题突出、情况复杂的地方,坚持轻车简从、“四不两直”,既看“门面、窗口”、又看“后院、角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永葆“耐心”,思考问题更“真”一点。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因为正确的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方向,只有循着群众的呼声这个“第一信号”,调查研究才会有价值、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听民意、察实情只是第一步,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会场上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因此,党员干部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把所见所闻“原汁原味”带回来,掌握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拜人民为师,才能将所思考问题具象化,得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最优解。(遂宁市船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郑若男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