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中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避实就虚、走走过场,要切实深入群众、聚焦实际问题、寻找有效对策。
调查研究要深入群众“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有些领导干部虽然下到了基层,但只是拍拍照片、走走过场,“调而不研”,向下逐级要材料,诸多任务反而压在了基层头上,严重加重了基层负担。调查研究要切实深入群众,提前列好提纲,有的放矢的开展调查研究。要用心用情,沉下身子、眼睛向下,深入村居、庭院、田间地头,多一些现场看、随机点、当面听、直接问,扎根群众问计于民,真正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
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细”。有的地方存在“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一稿子”式调研,调查研究形式化、向虚化,没有真正地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发声,对群众遇到的困难问题较为淡化,报喜不报忧、夸大实事博眼球、避重就轻,不敢正视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等没有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万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切实把群众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找出来,深入细致研究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这样才能拿出破解问题的实招、硬招。
调查研究要解决措施“细”。调查研究只有把成果转化为我们工作的思路举措,才能体现调查研究的真正价值,才能实现解决问题这个根本目的。完成一次走访、形成一篇报告不是调研的“终点”和“止步”,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终极目的。要注重收集好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研判论证,形成有问题、有思路、有举措的调研成果,再把成果运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已采取措施的,要持续跟进问效,根据成效不同及时调整措施,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惟有此调查研究才能“有始有终”。
作者:付良武 三穗县桐林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