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5月31日晚间,家住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中山小区南区的市民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求助,家里孩子目前全天居家备考,但是小区内的施工机器长时间轰鸣,连室内地板都在震动。他希望工程能暂停几天,等高考结束后再开工。(6月2日《宁波日报》)
据记者用手机上的分贝测试仪测试了一下:在施工机器作业的路面附近,声音最大达到82分贝,在靠近施工机器的一处楼道内,最大达到76分贝。这说明,“噪声”真的不是一点点大,这样大的“噪声”肯定会严重影响备考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也难怪家长要投诉了。
据了解,每年临近中高考的时候,各地就会陆续发布“禁噪令”。应该说,中高考决定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出“禁噪令”,给考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复习、考试和休息环境,这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值得点赞。
但笔者以为,“禁噪令”绝不能“一设了之”,否则,就很有可能沦为“一纸空令”。因此,笔者以为,要想让“禁噪令”落到实处,还需跟进“监管机制”和“处罚机制”。一方面,发布“禁噪令”的部门应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让广大施工单位、歌舞厅等噪音严重的单位知晓“禁噪令”的具体时段,督促其严格执行“禁噪令”;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单位违反“禁噪令”,就应通过约谈、开罚单、停业整顿,甚至吊销执照等多种处罚手段,倒逼其严格遵守“禁噪令”。
同时,应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发布“禁噪令”的部门不妨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违反“禁噪令”的单位进行投诉举报,让“噪声”一露头就遭“打”,从而对违反“禁噪令”的单位起到一定的威慑力。
当然,一些施工单位、歌舞厅,包括一些户外歌舞队,也要从关爱考生的角度出发,不妨按下“暂停键”,多给考生提供“静音服务”,让考生在没有“噪音”的干扰中睡好觉、备好考,在中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考出最满意、最理想的成绩。
相信,只要监管到位,处罚从严,再辅以举报奖励,以及施工单位、歌舞厅等场所的主动按下“暂停键”,就一定能让“禁噪令”真正落到实处,从而避免“禁噪令”沦为“一纸空令”。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