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太原市城管执法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反映小店区马练营路疑似渣土车抛洒污染路面。市城管执法队立即启动快速处置机制,对该扬尘污染行为予以查处。(6月1日《太原晚报》)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抢工期,采购了一大批各种大型渣土车。但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渣土车没有采取严格管理,往往任凭各种大型渣土车“多拉快跑”,一些渣土车司机便不顾事故隐患,把装满土方、砂石料的车辆开上了公路,有的甚至在大街上“招摇过市”。
众所周知,各种渣土车与其它车辆一起行驶在公路上,或者大街上,不但会出现“抛洒漏”现象,污损路面,破坏道路,影响通行,而且也严重威胁着城乡道路的交通安全。
其实,对于渣土车的这些“陋习”,很多市民,包括其他司机,都牢骚满腹,怨声载道。虽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渣土车“抛洒漏”现象进行了从严惩处,但由于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往往会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致使渣土车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监管盲区。
此次,太原市城管执法队接到渣土车“抛洒漏”投诉举报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予了“严厉查处”,这无疑值得点赞。但笔者以为,对渣土车“抛洒漏”不能止于“查处了之”,而应想办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据报道,多年前,浙江省绍兴市交管部门为避免渣土车“抛洒漏”现象,就专门给渣土车设立了“指定车道”,这无疑是治理渣土车“抛洒漏”的一个好办法。一方面,渣土车有了“指定车道”,城乡道路和街道上的“抛洒漏”现象就不再会出现了,路面整洁了,道路也不会严重受损了。另一方面,渣土车有了“指定车道”,其它车辆和行人就不再“避之不及”,交通安全也就更有保障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指定车道”,渣土车的出行也“更顺畅”“更安全”了,不再出行“步步惊心”了。可见,给渣土车设立“指定车道”很有必要,也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当然,除了给渣土车设立“指定车道”之外,还需加强对渣土车的管理。既要通过源头管理、重点监控、蹲点执法、媒体曝光等手段,严厉打击“抛洒漏”等违规行为,又要采取约谈、现场指导、签订责任书等形式,规范渣土车出行线路,避免渣土车擅自违规在城乡道路上“抢道”,破坏城乡道路环境,危及他人安全,从而真正做到按照“指定车道”出车。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