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历史和实践都证明,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不听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只有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善于通过调研解决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研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传家宝”,只有善做善成、善始善终才能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本领,在调查研究中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履职能力
“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党员干部要重视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要准确把握工作方向。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把调查研究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不仅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而且还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解决矛盾和问题。要深入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求真知、解真难,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要善于总结经验。既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总结一些教训和不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善于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深入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党员干部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党员干部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坚定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不到黄河心不甘”的进取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水平。党员干部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魄力,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要有“不到黄河心不甘”的使命担当,把人民群众所需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情况。要有“不到黄河心不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戒。
三、坚持调查研究,取得实际成效
“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要通过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践中去,对一些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亲自到现场看、亲自到基层问、亲自到群众中去了解,把情况摸透、把症结找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调查研究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发现实际问题、总结成功经验。要把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拿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努力取得实效。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出思路、出主意、出对策。
大英县回马镇人民政府 连心茹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