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加氟,五六十元最后变成五千多元;花了1600元,抽油烟机还是没修好;疏通下水道,用时几分钟花费好几百……家修行业一些从业者利用消费者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小病大修、坐地起价,怎么修、花多少钱,“全凭自己一张嘴”,让消费者吃了不少哑巴亏。家修乱象,该认真管管了。(6月10日《北京日报》)
众所周知,家电维修、疏通下水道等是很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需要的服务,但由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对家修服务的“内幕”知之甚少,因而在家修服务时屡屡挨宰,不是遭遇小病大修、坐地起价,就是遭遇怎么修、花多少钱,“全凭一张嘴”。“家修乱象”不仅饱受消费者的诟病,而且也成了消费投诉的热点。
其实,为了规范家修市场,早在2012年实施的《家政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就明确规定:家政维修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明示服务项目和配件的收费标准、质量规范、质保期限以及投诉电话。但笔者以为,治理“家修乱象”仅有“管理办法”还不够,还需多方发力。
首先,平台要尽职。互联网家政维修平台应尽到事先审核义务,比如维修厂家是否具备资质、维修水平是否达标。若是因此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平台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其次,监管要到位。政府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主体,对家政维修服务行业应当多一些突击检查,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建规立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完善行业标准,提高维修行业准入门槛。
其三,行业要规范。相关部门不妨加强对家政维修行业的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教育,创新售后服务方式,比如建立直营的“快修快赔点”等。此外,商家还应当对零部件费用以及上门维修的各类服务费用、服务时长进行明码标价,进行网上公示,便于消费者查阅和监督。
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在选择家政维修平台时,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最好选择有线下实体店、口碑好、监管措施比较严的大型家庭维修平台,以避免“挨宰”。
笔者相信,只要平台尽职,监管到位,行业规范,再辅以消费者理性,就一定能有效治理“家修乱象”,从而给消费者营造一个透明、合理、优质的家政维修服务消费环境。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