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2023年6月14日《新京报》)
留住教育人才,打造教育人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两办发文提出来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在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留住教育人才方面,两办终于出手了,这事情做得给力,早就应该做。
中西部人才很缺乏,特别是从事教育人才更缺乏,如果不是这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一直也不会相差很多。正是教育人才的缺乏,让中西部、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多少年来增长的速度与广大百姓所需求的相差甚远。教育停滞发展缓慢,对于地方人才培养来讲更是一个严重的大问题。如何留住人才,能够实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教育实现稳步增长,必须想方设法保持那些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不会再流失。如今两办对这一社会问题重视,出台相关文件,禁止经济发展地区,不要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墙脚,这对于稳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才来讲有着重大意义。两办在教育人才的流动工作中,给各地政府部门指明了一个大方向,对于一些经济发展地区来讲,在人才教育引进工作中,更注重全局责任,而不是局部利益。
实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教育快速均衡发展,两办出台的新规是有现实意义,但是一些百姓所提出来自己的一些建议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仅凭两办发文是很难实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教育振兴的,留住人才也比较难,现在的人才流动性相强当强,很多有才华的人更是会做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相当给力,相关的待遇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能够相提并论的,要想留住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教育人才,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优厚的政策留住这些人,或者是出台优厚的政策激励一些从事教育的人才主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去,真正让百姓看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一理念,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落实时是从不打折扣的。这些文章都做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教育人才如何不会留住,人才振兴更有保障。
时代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地方人才培养能力。今天两办发文对地方教育人才引进提出大方向,希望各地区政府部门在落实两办政策时,切实要有大局意识,让教育平衡也体现出自身的责任来,那对全国未来的发展来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政府:苗凤军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