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全方位高效化的养老模式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数据显示,安居区户籍人口76.06万人,常住人口43.1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2.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3%,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安居区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居区创新推出了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区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该新模式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点
(一)安居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验。该新模式以助餐、助娱、助洁、助浴、助医、助购等六个方面为重点,构建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网络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有效地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以“家”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该模式不仅利用了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资源,降低了养老成本,也避免了老年人离开家庭和社区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同时,该模式还与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社区的物业设施、医疗机构、文化活动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养老服务。
(三)实行“9073”政策,即90%的老年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该政策以“需求”为导向,以“定制”为特色,根据每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该政策还推出了置业服务和银行互助两项创新举措,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惠的居家养老条件。无论是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还是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紧急救援等,该政策都能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需求。
(四)以“专业”为基础,以“质量”为保障。该模式拥有一支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包括护理员、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各类专业人员,他们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具备了专业的技能和素质。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入户服务。具体包括:
1、生活照料。我们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如助餐、助浴、保洁、理发、洗衣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2、医疗护理。我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如健康评估、康复训练、药物管理、急救转诊等,帮助他们预防和治治疗疾病。
3. 精神关爱。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如心理咨询、文化娱乐、法律援助、互助互动等,帮助他们消除孤独和焦虑。
(五)以“智慧”为支撑,以“便捷”为目标。该模式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了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康复指导、紧急救援、生活服务等多项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高效化的养老服务。该模式还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的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二、建立第三方服务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我们引入了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营和管理,形成了政府、社区、企业、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为了有效监督第三方的服务质量和规范性,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包括:
(一)线上监督。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需求、服务供给、服务记录、服务评价等信息的在线管理和交互。通过平台,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第三方的服务情况,对其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
(二)线下入户。我们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对第三方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现场检查和走访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第三方绩效考核。我们根据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分析和线下入户的调查结果,对第三方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
三、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方法,以适应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养老需求,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包括:
(一)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服务需求的精准匹配、服务过程的智能监控、服务效果的数据评估等,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透明度。
(二)开展社会创新。我们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和实践,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主体,丰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例如,我们推出了十件银行:这是一种基于互助和共享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老年人可以将自己不需要或不常用的物品,如衣服、书籍、器具等,捐赠给社区的十件银行,换取相应的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其他老年人捐赠的物品或社区提供的服务,如理发、按摩、陪聊等。
(三)探索新型合作。我们积极探索政府、社区、企业、机构等多方合作的新型模式,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壁垒,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优化服务的配置和分配,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益。
(四)搭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智能化。通过招标方式引进成都智慧数联公司,建立集老人社会档案、健康档案、需求评估、终端应用等功能的信息化养老服务“幸福云平台”,运用手机APP上传服务情况以及服务对象评价等影像资料,对社会组织开展的为老关爱服务能如同滴滴打车、美团等一样实现点对点全程监管,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了动态管理、服务精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问题,实现了关爱服务工作数据统计智能化、服务过程痕迹化、监督过程图像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力量。为推动养老服务落地落实,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保护“一镇一专员、一村一专干”的实施意见》(遂安府办函〔2018〕39号),落实拦江等3个试点镇“专员”3名、“专干”78名。同时,印发了《关于社会化选聘村(居)事务代办员的实施方案》(遂安委办〔2018〕29号),落实村级代办员524人,待试点结束后,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保护专员专干将与村级事务代办员制度相衔接,确保专员专干聘得起、留得住、可持续,实现“镇镇有专员、村村有专干”的工作模式;印发《安居区基层老年协会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实施方案》,以经费项目化形式支持老年协会参照“一镇一专员、一村一专干”方式参与为老服务,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建设。
(六)定制服务清单,突出服务个性化。坚持需求导向,引进泸州小蚂蚁对试点乡镇老人全面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录入老人档案信息10339人次。针对农村特困老人和非特困老人“两大类群体”定制“1+3+4”八项服务清单。对两类群体均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由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特困老人中的失能老人,统一安排到民办养老机构,享受较为专业化的服务;对半失能老人,统一安排到敬老院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对能自理散居老人,提供“1+1”探视巡访等服务。对非特困老人中生活需要照料的,由专员专干提供探视服务,每周不少于2次;对生活能完全自理的,由专员专干提供巡访服务,每周不少于1次;对失智老人,提供具有定位功能的“黄手环”关爱服务;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且无人、无力照顾的,经批准,采取个人缴费加政府补贴的方式,纳入机构集中供养,真正实现分类施策,个性服务。
(七)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微信等宣传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提升各级政府聚焦率、社会层面关注率、服务对象参与率,切实增强养老服务工作的高度、力度和温度。
(八)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逐步推行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校企联合重点培养一批本土职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二是培育养老专兼职服务队伍。持续深化“一镇一专员、一村一专干”模式,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镇(街道)、村(社区)设置养老专岗,招引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整合村(社区)人力资源,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引导培育群众、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人群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有序开展志愿服务。
安居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符合老年人需求和期待的养老模式,它既保障了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又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初级中学校 吴易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