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船山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2023年全市法院工作会和全市审管工作会的任务和指标要求,及时改进工作统筹,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争布好审执工作“一盘棋”,啃下审执攻坚“硬骨头”,做好全市基层法院“排头兵”。截至4月30日,全院结案率较1-3月整体提高15.89%。
一是强化审执动态管理,落实定期通报制度
首先,加强审判精细化管理,对质效指标实行“日监督、月通报、季分析督办”的全程监管。按月度、季度对员额法官的审判业绩进行总结和评估,年终进行全年考核,年末考核成绩与绩效奖金挂钩,探索实行“北斗星”评定制度。第二,每季度初、每月月初测算目标任务量,每月20日后每日通报结案率等重要指标,定期召开审执工作调度会、推进会,定期进行态势分析。第三,强化业务学习,以案促学,通过召开民商事行政审判专业法官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学习;通过疑难案件指导会、讨论会的形式提高员额法官办理大案、难案的能力。第四,督促法官均衡结案,提升案件质效。建立长期未结案件和具有“长期未结”风险案件动态台帐,监督法官清理长期未结案件并通过审管通报、院长督办令等形式促动案件推动,同时监控案件审理进度,确保提升审判质效。
二是着力加大案件评查力度,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
基层法院的案件类型多样,案情难简不一,因此,对于案件的评查要敢于动真碰硬、自我革命,确保案件评查结果经得起事实和法律的检验。船山法院最大发挥院领导在评查工作中的“头雁”效应,切实提高案件评查质量。坚持深入开展文书、庭审、卷宗评查活动,立行立改,评优评先,有效促进案件质量稳步提升。一方面,在对审执结案件的纸质卷宗进行常规评查的基础上,制发评查通报,督促法官进行整改。同时,定期对已审结案件中的发回重审、改判案件及涉营商环境案件进行评查,评查以“一案一报告”的形式进行,通过浏览电子卷宗,从案件事实认定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是否恰当、是否超审限及裁判文书是否存在瑕疵四方面进行,使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实现程序与实体并重。
三是建立案件“精细化”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船山法院利用审判管理系统,加强对案件诉讼流程每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对案件审理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加强审限管理,及时对长期未结案件进行催告和警示。加强对扣除审限审批表的管理,杜绝随意扣除审限的情况发生;在裁判文书制作上,同类案件文书模板通用,增强法官自身责任心,提升裁判文书严谨性,做好裁判文书的制作与校对工作,减少字句瑕疵。正确认识和对待被改判案件,加强业务沟通,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合议庭的作用,强化推进类案检索机制,多总结审判经验,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加大对被改判案件的评查力度,落实审判主体责任,将发改案件承办人通报及加大发改案件绩效考核扣分权重等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全院审判质效再上新台阶。
四是探索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形成,促进案件质效提升
船山法院致力以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为全院审管工作的精准调度、科学决策、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一,利用信息化手段,精细化分析从立案审查、移交审理、排期开庭、文书签发、申请执行、移送上诉等环节的时间节点,从中发现制约审判质效的问题和关键所在,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高短板弱项,为审判管理提供有力抓手,有效提高审判效率。第二,运用大数据,对案件运行态势进行研判、预测、实时监控,定期分析全院、各业务庭室和各法官办案情况、各项质效指标运行情况,合理分配审判资源、查找问题短板,有效实施全面、全员、全流程管理,不断提升审判工作质量。第三,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指标数据和走势分析,尤其是案件质量评查情况、审限管理情况、改判发回重审案件情况等综合性审判管理信息,形成审判工作“晴雨表”。
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 王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