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管局6月27日公布一起消费市场秩序违规违约现象专项治理的典型案例:因150余名骑手使用假健康证注册,一外卖平台被认定虚假宣传、欺瞒误导消费者,罚没10万元。(6月28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订餐平台的兴起,各地订餐的市民越来越多,外卖送餐小哥也随之应运而生。可以说,订餐平台的兴起,不仅大大方便了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带动了送餐业的良性发展。许多青年人纷纷加入到了送餐服务的队伍当中,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外卖送餐也存有诸多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其中外卖员的健康状况如何,成了许多订餐者的一个“心结”。
众所周知,健康证是餐饮行业的一个“标配”,这也包括送餐业。根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化妆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等专业生产,有毒、有害、放射性作业,幼托机构保育这五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拥有健康证。可见,对于餐饮行业而言,健康证是一个重要 “凭证”,绝非可有可无。
眼下,各地关于是否持有外卖健康证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规定外卖送餐必须持有健康证,有的却含糊其辞。这无形之中为是否持有外卖健康证留下了“缺口”。一些要求持有外卖健康证的,却没有形成监管机制,导致外卖员健康证屡屡“造假”,这显然会严重威胁着外卖送餐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一外卖平台使用“假健康证”行为给予10万元的“重罚”,这无疑是一记警钟,不仅是对当事外卖平台的一种严惩和震慑,更是对其它外卖平台的一种警示和威慑。可以说,外卖员健康证造假“被重罚”是一堂食品安全警示课。
希望通过外卖员健康证造假“被重罚”这一典型案例,能警示更多外卖平台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自觉做到持证上岗,坚决杜绝健康证“造假”行为。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外卖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检查力度,要把检查纳入平台监管范畴,实施常态化监管。一旦发现类似健康证“造假”行为,就应露头就打,严惩不贷。如此,才能堵住外卖员健康证“造假”的安全漏洞,确保餐饮外卖行业的健康、良性、安全发展。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