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6月3日晚,贵州村超乡村足球联赛在贵州省榕江县火热进行,现场座无虚席。有村民自带梯子看比赛。比赛前,各村代表队的村民们着民族盛装,肩挑土特产,吹着芦笙,跳起舞蹈同该村的足球运动员入场。这个夏天,“村超”火了,不光火出圈,还火出国了。在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这一“新农具”加持之下,“村超”立刻成为“沸”话题。“村超”“榕江足球”“村超为什么会火”等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就连世界级球星迈克尔·欧文也发来“贺电”。如果说“村BA”是这个春天最火爆的赛事之一,贵州榕江县的“村超”又为我们点燃了夏日的激情与欢乐。为何这样的乡村足球比赛能吸引数万名观众到场观赛,更能打动远隔千山万水的无数网友?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总是贵州”?
火遍全网的背后离不开“村超”独特的内在原因,人们久违地在这里看到体育最本真的面貌。一是良好的体育基础。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良好的相关运动的群众基础,注重对相关运动基础的打造和夯实是贵州群众性体育接连出圈的核心因素。二是足球足够纯粹。前国脚范志毅现身贵州“村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他感受到了当地对足球纯粹的热爱,而他也认为这种纯粹是“村超”火爆的原因之一:“纯粹的足球,不带有任何其它的一种色彩,所以他们踢得开心;他们踢的过程中,纯粹是享受足球,所以真的很开心。”三是运动员门槛底。当赛事回到了普通人都能接触到的场地,当参与比赛的门槛降低,队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脱离开各种华丽包装的体育赛事本身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就算我们不懂足球比赛的规则,也能够从场上选手的奋力拼搏,场边观众的呐喊中感受到那份纯粹的热爱与快乐,这也是“村超”最动人的地方。更为难得的是,从“村BA”到“村超”的举办,也是全民健身更为生动的诠释,我们需要更多像这样人人能够参与、享受的赛事,来提升人们对体育和健身的兴趣。四是积极对接,争取央媒关注。“村BA”网络破圈后,贵州广播电视台积极对接央媒,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平台包括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新闻周刊》等,覆盖了除《新闻联播》以外的所有重要栏目。同时,2022年8月11日,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这种“名人谈名事”的方式产生了裂变效应,让话题热度达到顶点。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形成全国热搜,热度持续上升,至此,“村BA”的传播热度达到顶点。
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是坚持“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从5月中旬开始,赛季将一直持续到8月。榕江“村超”的赛程设计主打“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的概念,因而吸引不少省外球迷到场观赛。二是坚持传播足球文化。榕江县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接触足球运动。经过80年发展,足球在这个黔东南大山深处、苗族侗族聚居的地方有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里村村都有足球队,全县14块标准足球场全部免费开放。2020年,榕江县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减贫摘帽的县,开始谋划乡村振兴。榕江县县长徐勃说,植根于群众的足球文化恰恰成为榕江最独特的突破点。“榕江38.5万人口,接近有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我们也希望能利用好‘村超’这个契机更好地宣传家乡。”榕江县“快乐老男孩”球队的队员杨兵说,传承,就在这一传一踢间延续下去。三是坚持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中场休息或是一场比赛结束,由各个苗村侗寨自发组织的暖场活动也会轮番登场,比拼气势。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们,表演侗族大歌、多耶舞、苗族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在场数万观众一起互动,将气氛不断推高。现场很多观众,都被热闹的氛围感染。(桐林镇人民政府 吴宗越)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