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暑假的来临,好多学生家长已接到各种校外培训班的传单或电话。于是,一些家长也在纠结是否给孩子报班,报哪些班。一些孩子一听父母要给自己报培训班,立马一脸不高兴。有的孩子甚至戏言:“第三学期”又要开学了。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暑假,本应是孩子们最盼望、最向往的假期。但据笔者了解,每到暑假来临之际,许多父母就早已为孩子做好了新的“开学”准备,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兴趣班”等早就报了名,孩子暑期的“课程表”被排得满满的,孩子们又将被套上难以摆脱的“枷锁”。暑假成了“第三学期”,这叫孩子“情何以堪”?
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但仍有不少学校与家长我行我素。据了解,目前城市70%的中小学生都参加各类“辅导班”“特长班”“兴趣班”,且大多数是城市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一个假期参加两三个辅导班和特长班的现象,比比皆是。
笔者以为,暑期让孩子参加“辅导班”“特长班”“兴趣班”等,这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今后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首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少年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让其沉溺辅导班,孩子的锻炼时间就会减少,必然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其次,增加了孩子的负担。现在的孩子假期作业本身就很多,再让他们上这班那班,人为加重孩子的身心负担,孩子将难以承受。第三,这也剥夺了孩子的童趣。童年是短暂的,它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孩子的童年都应是欢乐幸福的,可现在他们的假期也要置身各种“辅导班”,欢乐幸福何来?专家认为,过早地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心理早熟,这种不合理的早熟会引起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
诚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不切实际、不因人而异的随大流的做法,其最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去年,有一位家住农村的家长,孩子刚小学毕业。父母为了能使孩子上初中后能更快更好地学好英语,便为孩子请了一名英语教师给孩子辅导英语。孩子刚开始倒有点兴趣,但近一个暑假下来,由于整天都是ABC,孩子便越来越厌烦了。结果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一上英语课就怕,一做英语练习就烦,英语成绩一直就没有好过。如今,这位家长也因此后悔莫及。
笔者以为,正确引导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中长身体、长知识,为新学期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多引导孩子读些儿童读物、报刊和革命故事之类的书籍,多写日记、心得体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等等。这对孩子反而更加有效,做父母的不妨一试。
让孩子远离辅导班吧!让他们多一些童趣,多一些天真,多一些活泼,多一些自由。愿父母们给孩子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切莫把孩子的暑假当成“第三学期”。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