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视频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聚焦将乐县常口村牢记重要嘱托,把“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中,让“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故事被传为佳话。(7月17日 央视新闻)
常口村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区变为现在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好去处,从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三无村”蝶变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示范村”,将绿水青山装进了饭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常口村地上生态与水上生态共建,融成了一幅人和景美、生态和谐、共同富裕的乡村画卷。充分展现了绿水青山间的幸福,要将绿水青山间的幸福遍及到全国各个角落,需要多措并举,深入攻坚。
绿色发展,筑牢信念。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绿色发展成效。一方面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储能、绿色制氢、负排放等关键技术突破,提高经济学效益。另一方面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推行电动车错峰充电等服务,探索光伏农业新模式,提高碳减排质量和效益。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污染防治,保护优先。坚持统筹协同,落实减排行动。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制定“双碳”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方案。同时加强区域发现协调,加快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促进全国减排。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性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湖规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宣传立法,政策帮扶。各大媒体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理念的宣传,同时各部门也要定期开展绿色发展的思想培训会,牢固树立“两山论”的思想观念,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得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给予绿色产业政策扶持以及资金帮扶。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和不合理浪费,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行动,号召全社会共同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好宣传完善立法。立法设定六五环境日,实施新环保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在新时代,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环境的美好。绿水青山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一部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绿水青山并非是指简单的山水风景,而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新时代赋予了人们更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将之作为幸福感的一部分。绿水青山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追求,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清澈的河流和湖泊等美景让人们沉醉其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董乔楠)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