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是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核心,是党性作风的灵魂,是道德品格的根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把它摆在党的建设工作首位,已经成为党的优良传统。政治素质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藏性和迷惑性,考准考实存在难度,干部政治素质既有特定的内涵,又有宽泛的外延,为防止考察大而泛之,必须在突出核心要求的基础上,把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和标准细化具体化。
围绕“考什么”细化考察评价内容。干部政治素质既有特定的内涵,又有宽泛的外延,为防止考察大而泛之,必须在突出核心要求的基础上,把考察内容和标准细化具体化。要牢牢把握“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这个政治素质考察的根本定位、首要任务、核心要求,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针对领导班子重点考察把握政治方向、加强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七个方面的表现情况;针对领导干部重点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同时,根据考察内容建立政治素质考察正面、负面清单,把相对抽象的“大概念”变成可衡量、可评定的“细指标”,确保政治素质考察可操作、可量化、能落地。
围绕“怎么考”健全完善考察制度。考准考实政治素质,关键要有科学的路径和方法,为防止政治素质考察流程化、简单化,需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政治素质考察组织领导体系,逐步构建考在经常、融入日常的考察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平时考核提醒纠偏的作用,通过开展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及时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方面的表现情况,在平时考核了解中深入分析查找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及时改进提升,有效防止小隐患量成大问题。同时,要改进、创新考察方式方法,加大线上考评和智能化考评的力度,注重实地考察和日常考核相结合。
围绕“怎么用”强化考察结果运用。要让风向标更加鲜明,考察结果是政治素质考察的最终体现。把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对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为“好”、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使用;对政治素质存在负面情形或考察得分较低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考虑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把考察结果与评先选优相结合,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为不合格或得分较低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不得列入优秀年轻干部名单。把考察结果与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相结合,建立政治素质考察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对政治素质方面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视情况进行提醒教育或组织处理,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专题培训,及时帮助干部补齐短板、补强弱项。
作者:陈昌远 贵州省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