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组织部门作为承担党组织工作任务的“施工队”,肩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要当好新时代“伯乐”,统筹年轻干部选育用各环节工作,让年轻干部在伟大时代竞相奔腾。
严把选苗关,突出政治标准这条硬杠杠。首关不过,余关莫论。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不难看出,党在不同时期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都是一样的,都始终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选人用人上突出政治标准,关键是要抓住干部考察考核这一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和关键,要强化政治素质考察,细化量化考察指标,建立完善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档案,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调研、甄别核查、政治素质正负面清单测评等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政治素养,让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注入澎湃动力。
选苗是前提,育苗是关键。要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续航工程”,聚焦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围绕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基础性和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加大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等专业领域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年轻干部服务中心的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结对帮带“双导师”作用,为年轻干部配备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措施,手把手帮助年轻干部适应角色,让郁郁青苗逐步成长为傲雪青松。要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长期关注的培养锻炼机制,坚持递进式培养、多岗位锻炼,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党建、信访维稳、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工作,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通过层层考验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
选拔干部是手段,把好干部用好,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是最终目的,选拔出了好干部,不用或用不好,最终都等于没有好干部。要坚持用当其时,在“精力峰值”“能力峰值”和“发展峰值”的关键期,敢于给位子压担子,以常态化配备让年轻干部勇立潮头、奋楫争先。要坚持用其所长,综合考虑专业特长、能力特点、岗位需求等科学安排,把懂行内行的放在专业要求高的岗位上,把肯吃苦有干劲的放在攻坚克难的岗位上,把思想力领导力强的放在“一把手”岗位上,做到人事相宜、人岗相适,推动形成既博又专、搭配合理的领导班子。
作者:陈昌远 贵州省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