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是党员干部的灵魂,纵观身边的榜样,他们有着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他们是党员的标杆、民族的脊梁,尽管每位榜样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拥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共产党人永不磨灭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谆谆教导,永葆公仆本色,时常叩问初心、坚守初心,牢牢把握真心、细心、恒心这“三心”,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好事,坚守为民本色,让初心始终“保鲜”。
注入“真心”,把群众放在心坎上。要真真切切地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发自内心的时刻自我叩问“我是谁,从那里来,为什么出发”。对待群众要真心,首先要学会说群众的语言,不仅要身入群众,更要心入群众,把群众当做自己的“家人”,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放在心坎上,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
注入“细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最是细节见功夫,最是细微见真情,不起眼的细微事,更直接影响干群关系。为群众办实事要细心,首先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本职就是为人民服务。其次要练就“绣花”功夫,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细心观察了解情况,遇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一件一件理清楚,一件一件抓落实,对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细心分析,精准施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所急所盼,真正做到知民意、解民忧。
注入“恒心”,始终坚守为民本色。恒心,是对践行“初心”的最好彰显,有恒心,才可有始有终,才可“不忘使命”。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从长征时期的“半条被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路子”,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为民本色的“恒心”从未改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恒心换群众的信任之心,以恒心为“初心”保鲜。(作者:邱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