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龙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不少居民为了方便,从楼上“飞线充电”,或者将电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充电。为此,执法队员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深入主次干道沿街商铺,对发现的“飞线充电”及私拉乱接现象,立即劝阻商户整改,发放《关于严禁电动车“飞线充电”的告知书》,提高商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8月4日《台州日报》)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充电便成了一道难题。尤其是家住高层楼房的居民,电动车充电更是成了一块心病。于是,高层居民便想出了一个充电“小妙招”,那就是“飞线充电”,即从家中接通电源,然后拉线给停置楼底的电动车充电。虽然“飞线充电”既方便又实用,但存在的火灾隐患却不小。近年来,各地因居民“飞线充电”而酿成的火灾事故已发生多起,可谓是损失惨痛,教训深刻。
其实,一些居民之所以习惯于“飞线充电”,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小区充电桩稀少或没有安装充电桩的原因,也有充电贵的原因,这往往成了许多居民采用“飞线充电”的理由。
针对居民“飞线充电”乱象,当地执法部门也是采取积极行动,有的采取没收飞线,有的采取上门劝阻,有的采取经济处罚等办法。这些办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是只治标不治本,一些居民照样偷摸着“飞线充电”。
因此,笔者以为,治理“飞线充电”还需“综合施治”。比如,在小区里多设立几处智能充电装置,以政府“补一点”,物管“贴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解决居民充电贵、充电难问题,方便居民充电。再如,有必要对“飞线充电”的危害性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居民知晓“飞线充电”不仅存在火灾隐患,而且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从而自觉远离“飞线充电”。同时,要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居民对“飞线充电”行为进行检举揭发,让“飞线充电”行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此外,还应跟进必要的处罚机制,对屡劝不改,擅自采用“飞线充电”的危险行为,要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法律代价”,从源头上遏制“飞线充电”行为。
相信,只要相关部门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治理“飞线充电”的实招,就一定能有效遏制居民“飞线充电”乱象的发生,从而消除火灾隐患,避免火灾事故,而切莫止于“一劝了之”。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