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报道越来越多,相关新闻资料,称如今一些年轻人格外偏爱寺庙游,到清幽禅静中去寻找心灵慰藉,将人生转机寄托于超自然力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还有数据称,今年2月以来,预定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连带着社交媒体,每到祈福旺季,都会被电子祷告刷屏。
为什么寺庙旅游突然火了呢?看似“莫名其妙”,但实际是反应了当下职场人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增的情况下,在内心寻求一个确定性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工作负担。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年轻人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历才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负担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需要加班甚至熬夜才能完成任务。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迁,许多行业和职业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年轻人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保持竞争力。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会也是不确定的,这让许多年轻人很难安心。
“上香”这是年轻人基于生活选择的自我调节方式,我们应予以尊重和理解。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求神拜佛只能暂时清除自己心中的烦恼和忧虑,并不是长久之计。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强大才是根本。因此需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地引导年轻人更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一是青年要树牢信仰。燃起盼望动力,不能光依靠烧香解脱,有些年轻人烧香是精神寄托,是追求心理解压,也是在积极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案,但是真正的信仰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急功近利、病急乱投医、人云亦云地寻找一份暂时的心安”,形式上的拜一拜也许可以暂时战胜对于未知世界的的恐惧,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痛苦,使人“满血复活”,然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短暂的心安并非长久之计,年轻人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清醒地认识,信仰才是脚下的力量,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我们应该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广泛宣传拼搏奋斗才是年轻人应具有的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宣传部门应重点关注价值观的失衡和功利化的倾向,对青年人进行正向宣传引导,在人文素养和精神生活的培养方面倾注笔墨,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意义,让社会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桐林镇人民政府 吴宗越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