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做到“手中有粮”,才能确保“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我们要把把粮食安全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认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确保粮食安全,关键在“人”。农民是我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关键主体,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一切都谈不上。要围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等方面,全力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积极推进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行动,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确保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粮食万千,归根于土。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按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原则,做好耕地用途管制、种粮监测、土地流转管理、撂荒耕地治理等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要配套完善水利、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把撂荒地专项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确保耕地面积和数量稳定,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坚定粮食安全的底气。
确保粮食安全,出路在“科技”。科技是推动粮食生产的根本动力。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种;加紧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先进农机的研发,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使之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长吉镇人民政府:田达琼)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