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等开展专项检查,切实保障秋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9月3日《宁波日报》)
众所周知,校园周边的小卖部、餐饮店往往都如影随形地紧跟着学校和学生,学校开学了,它们也准时“开学”了,学校放假了,它们也按时“放假”了。
以小卖部为例。由于学生属于低消费人群,因而校外小卖部也善于投学生“所好”,往往是按照学生“所好”采购食品,出售的食品大多以五毛、一两元钱为主,像糖果、辣条、饮料等几乎成了小卖部里的“标配”。但由于这些食品含有高盐、高糖及高脂肪,因而对还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学生们而言,显然是非常有害的。
近年来,校外小卖部里的山寨食品、五毛食品、垃圾食品等被屡屡曝光。可以说,校外小卖部里这些假冒伪劣食品、垃圾食品的普遍存在,无疑对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笔者以为,守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还需多方合力。一方面,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大查处和惩处力度。要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餐饮店的营业执照、从业资格证、从业健康证等严格把好审批关、准入关,并经常性开展“突袭式”的检查,一旦发现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垃圾食品行为,要采取最严举措,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停业整顿,甚至是从业禁止等多种处罚机制,倒逼商家不敢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垃圾食品。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要加大对孩子的食品安全教育力度。不妨通过真实、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假冒伪劣食品、垃圾食品的危害性,从而自觉远离山寨食品、五毛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和垃圾食品。
当然,还需加强对校园周边小卖部、餐饮店商家的诚信、守法教育,促使其从不采购、不销售山寨食品、五毛食品、垃圾食品等做起,做到诚信经销,守法经营,切实为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负责。
守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笔者相信,只要多方合力,既紧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又严惩重处“威胁食品安全行为”,就一定能让学生远离垃圾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从而共同守护好学生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