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巧克力香味的橡皮、能跑动的小汽车造型铅笔盒、旋转笔帽还有卡通娃娃出现……又是一年开学季,各类文具迎来销售旺季,样貌花哨、功能酷似玩具的“新奇特”文具即使价格更高,也能俘获一大批学生粉丝。增强新颖设计和功能是商品消费提档升级的大势所趋。然而,“文具刺客”们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罔顾学生用品安全实用的本质,还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甚至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学习。(9月3日《经济日报》)
眼下,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无论是实体文具商店,还是线上网购平台,文具销售又开始“火热”起来,电动削笔机、电动橡皮擦、桌面吸尘器……各种文具应有尽有。尤其是一些“新奇特”的文具也粉墨登场,如散发巧克力香味的橡皮、能跑动的小汽车造型铅笔盒、旋转笔帽还有卡通娃娃,等等。
据了解,这些“新奇特”的文具,不仅价格普遍较高,而且也极易让孩子分心,更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比如:有一款文具盒,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里三层外三层,还有一排小按键。但这款文具盒太“花哨”,并不实用,倒是更像一件玩具,极易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触动按键,冷不防就会从旁边弹出一个盒子,很容易弹伤眼睛。可见,文具“新奇特”并非是一件好事。
因此,笔者以为,文具“新奇特”不如“真实用”。首先,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文具生产的行业标准,让生产厂家有“标”可依,对“标”生产,切忌各厂各“标”,无序生产,致使文具只有“新奇特”,而没有“实用性”。其次,商家应积极承担起严把关的职责,拒绝采购“新奇特”文具,不要为了经济效益,不顾孩子的学习和安全,而采购“新奇特”文具,让孩子把文具当“玩具”。其三,学校老师应加强对学生购买文具的引导和教育,鼓励学生购买具有纯属于学习用品功能的文具,对“玩具化”文具学会说“不”。
同时,家长应担负起帮助孩子遴选文具的职责,对孩子选购文具要严格把关,不要轻易为孩子选购“新奇特”文具,而应引导孩子购买“实用性”文具。
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监管部门应加强“源头治理”。一旦发现厂家生产“新奇特”的文具存在“玩具化”,或存有不安全因素,就应及时予以制止,不妨通过开罚单、列入“黑名单”、没收产品,甚至是从业禁止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禁业代价”,倒逼其停止生产不安全的“新奇特”文具。
笔者相信,只要主管部门提供行业标准,商家拒绝采购,学校加强引导,家长严格把关,再辅以监管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就一定能让守护好“新奇特”文具的质量和安全,从而让孩子的学习和安全不受其影响。
总之,一句话,文具“新奇特”不如“真实用”。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