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记者在河南省长垣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一些中央财政投入建设的保障房配套项目在过去七年里,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成为了烂尾工程。(9月12日 央广网)
时下,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每年中央财经都会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河南长垣列入的项目包括蒲光社区安置房配套项目、食品公司安置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长垣县魏庄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这三个项目总共涉及中央预算内资金4000多万元,七年过去了,项目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连基本作用都没有发挥,因为施工方考虑不周或者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而耽搁民生项目落实,本就是对民生项目的不认真,不负责,更是对中央资金的一种浪费和辜负。
满足群众生活中的“刚需”,就是基层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部分地方基层资金有限,民生工作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国家发放中央资金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能够帮助地方更好地优化社会环境,提高民众生活满足感,幸福感,还能促进群众和社会共同发展,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此次曝光的三个项目烂尾,是对当地民生工程的一次提醒,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式是否因地制宜。任何的决策肯定要提前思虑,做好全面的准备,而不是在项目实施中发现问题后再想办法去解决。项目未投入使用就发放全部资金,项目没有做好规划就搁置不管,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资金力量,对于安置群众来说也过于“敷衍”。
把民生“刚需”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干部们少一些政绩冲动,多一些思考和务实。国家的中央资金肯定会投放在最亟待的民生问题项目上,资金的问题国家给解决了,更需要地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们去完成项目的前期调研、中途完善和最后的落实,不能辜负了国家给予的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力求项目最大限度达到预期。
民生工程是一个大的蓝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空有想法却没有合理做法。要沉下心来,以实实在在的建设和进步让民生工程的发展可感可及。(高凌浩)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