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话题的原作者的名字叫“咪惹说”,她素面朝天怼着镜头拍,没有任何环境渲染,用毫无修饰的粗暴拍摄风格得到了50万人点赞,近1000万的播放量。
视频是主题是“自卑”,短视频时代相似的话题有很多,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并不看好,但在一分钟后,却完全为她的观点所折服。
人类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
她首先反驳了几种公认的说法。
第一个,有钱就自信。这个说法并不低俗,只是对一个自卑者走向成功并没有任何作用。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人生观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但他确实有有效与无效之别。有钱才能自信这个观念,真正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他对还是错,而是他真的很没有用。
第二个,自卑是因为原生家庭。然而这个观点最多只能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不自信,但是他永远无法告诉你怎么才能变得自信。人不可能再掉转头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拯救当时的自己。所以,持有这种说法的人或许从来没有勇气做出真正改变。
第三个说法,想变自信只要远离一切不利的人就行了。仔细回想一下,这辈子所有的重大打击,哪个是躲得掉的?第一次盛装打扮,有人说你臭不要脸;你想为了升学而拼搏,有人说你自不量力;你第一次跟喜欢的人表白,人家说你丑的吓人。我们无法完全逃离别人对自己的影响,那么只能在过程中见招拆招。这也就是我们通往自信的必经之路。
她举了宋丹丹老师的例子,让广大网友看到了自己自卑时的样子。
宋丹丹老师年轻时候的偶像是齐秦,然后她那个时候挺自卑,作为一个演员,她一直有个情结是:“我太不好看了,但是齐秦是我的偶像,齐秦太帅了。”她就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丑小鸭。
“我何德何能有一天能跟人家同台”,甚至就连要个签名握个手她都不敢。然后有一年春晚的时候,正好宋丹丹老师去表演,齐秦也登台去表演,她没成想,齐秦其实挺欣赏宋丹丹,挺愿意跟他交个朋友见个面的。春晚结束了以后,助理就来传话说齐秦先生今天晚上能不能和宋丹丹一块吃个夜宵?然而她用一句非常强硬的话拒绝了齐秦,称自己很忙什么之类的,说完之后她自己都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然后宋丹丹那天就说了一句话,是人一定要尽快从自卑里边走出来。因为当你沉浸在自卑情节里边的时候,你会在一些美好的事情降临的时候,暴露出你特别粗暴无理的一面。
如果想拥有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这至少需要两个前提。
第一个是你要从你既有的世界里面冲出去,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呢?
没钱固然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买账的理由,但有时候我们充实自己的世界观跟烧钱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本经典好书并不贵,一门好课也许是免费,免费学习资源那么多,都不是和钱共生的。
第二个前提就是当你走出去了之后,你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你能不能坚定和你的评价体系站在一起?
一个人必须发自内心的相信世界是多元的,他才能同样去尊重这个多元世界当中的自己,他能允许自己不属于大多数甚至是独树一帜的,那么这样他的评价体系才能真的在他的人生当中起到作用。
接着升级你的价值排序。
设想你现在是一个自卑的人啊,你头大、你肩窄、你腿粗、你腰上有肉、有人嘲笑你、有人议论你、男朋友说你要去整容、亲戚劝你该去考公。这些事情对你来说真的就比天大,因为你脑袋里除此之外真的就什么都装不下了。
而那些自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说他们头不大、肩不窄、腿不粗,而是在他们的价值排序里,这些事的顺位是极其靠后的。更重要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他们根本就顾不上。
在宇宙的神秘和浩瀚面前,都是那么的荒唐可笑。所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值得自己为之大哭大笑、殚精竭虑、放手一搏的东西呢?找到他,这就是终结自卑的力量。
最后,就是学会管理注意力,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自卑的人有个共同特质,就是他们的注意力从来都不会全部放在当时当刻的一件事上,永远要分出去好大一部分,去看周遭的环境,自己的姿态,别人的评价等等。
越是这样,他表现就越差。表现越差,他就越心神涣散。越是心神换散,他表现就更差了。所以自信和很多其他美好的品质,他们共有一个源泉,就是活在当下。
一件事上的自信,靠无知和傲慢就能达成,可以用刻意练习去交换。而长期稳定的自信,必须靠生活和思维方式达成,是一种受益终身的能力。
“咪惹说”的观点让大多数人共情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说道自己自卑的时候都会去找原生家庭的原因,找自己的原因,而她告诉我们原因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改变的路径。
希望看这篇文章的所有人早日拥有长期稳定的自信!
四川省遂宁市拦江中学 任兰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