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山东淄博烧烤突然引爆全国,进淄博赶考成为一时风潮。数月之后,淄博烧烤店成批转让的消息频频传来,除了依旧热闹的“八大局”市场外,一些曾经座无虚席的淄博烧烤店,即使在用餐时间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纵观淄博烧烤从“火”到“凉”历史,不难发现其火爆是借助了流量的东风。淄博烧烤凭借疫情期间积攒下来的人气和独特的口味,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吸引网红甚至明星前往打卡,再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在短时间中爆火全国。当时大量游客的拥入,让淄博炙手可热供不应求,这种供需上的明显不平衡,造就了一时的商机,不少因网络热度盲目入场的投资者进场,热钱快钱涌入市场,临时性和盲目性的供给过多,产能过剩,烧烤内卷,竞争压力剧增。部分烧烤店为弥补投资成本开展低价促销活动,导致亏损严重;部分烧烤店纯靠营销,服务品质跟不上。供给过剩,导致资源错配和浪费。其次,烧烤作为一种功能性产品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也很容易被其他地方模仿或替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服务标准不一、待客能力有限、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不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等问题也成为淄博烧烤逐渐冷却的原因。
与其说“凉”,不如说其回归常态眼下,淄博烧烤虽然“降温”,但不等于没有热度。要想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仅仅靠诚意还是不够的。针对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需当地政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打造一套专属于淄博的文旅发展模式。借鉴其他“网红城市”的成功经验,做好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网红城市不仅要着眼于眼前利益,更要从长远规划,不仅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更要弘扬自身优势,擦亮品牌底色,避免照搬照抄,盲目跟风,如此才能长红。淄博烧烤尽管“凉”了,但这份冷却绝不是没有期限的。其由“热”到“凉”的过程,更是为淄博文旅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经验。
桐林镇党政办工作员 高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