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党和国家已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作出了逐步放开生育政策、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6年生育政策逐步放开,而延迟退休年龄在正式实施前引发广大人民群众争议,它可能会造成以下三类“并发症”。
一是时限延长,身心健康度堪忧。目前,国家的退休标准规定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平均工作年限为35年左右。若延长退休年限5年,相当于继续增加了13%的工作时长,对于一名60岁以上的人来说,很难专注地投入工作,很大程度加重了人员的心理负担,精神压力,会造成疲劳工作、效率低下的后果,导致更多人口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如桐林镇吴子洪同志,因身体健康状况差,工作强度吃不消,特申请提前退休,若再延迟退休年限,会加重这类本就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的精神压力,加重身体消耗,引发更加严重的病症,加剧社会群体的健康状况影响。
二是岗位占用,晋升流动性减弱。延迟退休可能导致工作的流动性减弱。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占用时间延长,会造成晋升期拉长,岗位的流动性减弱,流动性地枯竭,进而会导致失去创新性,减弱人员对工作的激情与动力。增加就业压力,新晋人才的浪费,出现资本和资源的使用受限,无法实现最优的配置。
三是精力消耗,人口增长反刺激。现国家社会的正常家庭,人员退休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抚养孙辈的生活当中。若延迟退休政策一出,极有可能会对这种生活的框架造成冲击。年轻人上班,由退休长辈抚养孙辈减轻负担。若失去长辈帮助,年轻人就得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抚养小孩,增加抚养成本,产生一种非常现实的矛盾,对本就已经负的人口增长率更有可能雪上加霜。
因此,基层建议:一是延迟退休方案要征求社会意见,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文化传统进行制定;二是不要以年龄作为退休的必然条件,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让不同年龄人群逐渐接受;三是最大可能的去优化老百姓拿退休金的资格问题,建立一个科学的动态的退休数据库,做好养老金改革。
桐林镇党政办工作员 杨偲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