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家“双节”假日将至,节前开展基层调研活动,是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化解民怨、温暖民心、厚植群众基础的重要工作方法,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如果把调研搞成“调演”,变调查为“视察”,变深入群众虚心请教为官气十足指示强调;如果“身入”而未“心到”,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坐在车上转转,隔着玻璃看看,会议室里谈谈,文件简报翻翻,脚不沾泥,身不染土;如果只走“经典路线”,大事小事“悉听尊便”,看到的都是事先精心准备的“亮点”、认真包装的“景点”,听到的也是提前“彩排”的好听话,那么调查研究就丢了魂、变了形、走了样、跑了调,调研人员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假象当作真相、个例视为普遍,导致决策失误,也有损干部形象,严重的更会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道无形之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大兴扎实的调查研究之风,是干部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环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莫走“寻常路”,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拒绝走马观花,当步步深入、追根溯源、广闻博采。应轻车简从,多做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随机性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将调研与职责相结合,静下心来、俯下身来,不回避矛盾、不避开难题,既看“亮点”、也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听基层干部的汇报,也听普通群众的声音。只有秉持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取得第一手材料,才能真正掌握基层实情。
拒绝有始无终,当跟踪落实。把功夫下到调研成果转化上,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当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应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应紧盯不放,重点整改,跟踪督查落实。
作者:陈昌远 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