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9月20日真武小学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
为了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怀,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切实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校一贯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参与送教工作的教师提出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对残疾孩子及家长要尊重、理解与同情,热情服务,耐心作答。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每一位送教的老师对孩子和家长都是百般尊重和关心,态度亲和,语言温婉,工作耐心细致。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送教上门的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多表扬他们;缺乏自信心时,多鼓励他们;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我们老师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等能力的训练。送教前,我们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定位着手,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我校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
送教工作虽然平凡,但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地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相信,特殊教育的明天将更美好,残疾孩子的明天将更光明,生活将更温暖!
作者:黄生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