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预制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流行,很多家庭平日也买过。比如:猪肚鸡、回锅肉等等,轻轻松松简单加热,就能让日常餐桌滋味十足。然而,消费者偶尔吃,不代表愿意天天吃;自己吃,不代表放心孩子吃;有选择地买来吃,和“在学校只能吃这个”是两码事。受限于现有技术瓶颈,预制菜容易产生营养流失、口味不佳以及添加剂使用较多等问题。在社会对其安全、营养存在担忧的情况下,将预制菜引入学校需慎重。
校园食品安全牵动千家万户,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学校在供餐单位选择等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委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孩子们的餐桌无小事,健康、营养、安全必须严加监管,根据《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生餐应搭配多种新鲜蔬菜,学生餐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预制菜是否进校园本不应该成为学校出给家长的“判断题”。对于各地教育部门而言,怎样让校园餐更加营养、健康、美味才是必答题。孩子们吃什么、怎么吃,学校应当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严格审核评估,各级监管部门则要对采购、制作、服务等各环节严加监管,明厨亮灶,让孩子们健康、家长们放心。(三穗县瓦寨镇:王兰花)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