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紧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工作,着眼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更要找准支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深入。
把准产业发展的“支点”。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点”,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坚持绿色导向,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构建以“三品一标”为支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百年老店”“百年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把准“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支点”。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就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在政策上发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引导和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增强乡村振兴智力支撑。要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次,在体制上发力的同时还要在机制上发力。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服务体系。要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农业科技奖、农业生产突出贡献奖等方式,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给予表彰奖励,真正把各类人才吸引到农村去、集聚到基层去、服务到乡村去。
把准乡村文化的“支点”。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用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社会文明进步。一要持续深入挖掘农耕文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二要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丁德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