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延续、凝聚整合和繁荣发展而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生活归属、心灵栖息和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从大禹治水到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自强不息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民为邦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立场。《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此后,这一学说不断丰富、发展,演变成民本思想。其最核心的理念是突出民众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对历代国家治理的影响至为深远,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逻辑。与时俱进、因时适变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宝贵精神品格。《周易》中已有“变易”的思想。《汉书·礼乐志》载:“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创新求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伟大时代创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时代。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需要赓续民族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的团结奋斗精神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遂宁市船山区司法局 谢彤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