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聚焦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四风”问题,强化警示震慑,释放出对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9月25日《京报网》)
眼下,每到元旦、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来临之前,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就会以通报违纪问题的方式,提醒并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节日“廉洁关”。应该说,通过纪检监察部门的适时提醒和警示,广大领导干部确实能做到拒收礼金和礼品,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却善于“见风使舵”,每到元旦、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就摆出一副“清官”的样子,不管什么人来送礼都“拒之门外”。而节日一过,却什么人来送礼都“来者不拒”。有的甚至还暗示送礼人避开“重大节日”,专挑“平时”来送礼。
其实,“反腐倡廉”不是靠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提醒和警示“约束”出来的,而是靠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自律做出来的。因此,笔者以为,“廉洁”是没有节假日的,既要紧盯“节时腐败”,又要紧盯“平时腐败”。只有每一位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节时和平时一个样,自觉做到不贪礼、不收礼,那么送礼歪风自然也就刮不起来。
当然,作为纪检监察部门,除了要加强领导干部的“节时”廉洁提醒和警示之外,更要多关注领导干部的“平时”廉洁提醒和警示。只有牢牢抓住领导干部的“节时”和“平时”的廉洁提醒和警示,做到党纪从严,执法如山,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深刻地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遏止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
眼下,中秋、国庆即将来临。笔者衷心希望各地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廉洁”提醒和警示放在“平时”,不要只把“廉洁”提醒和警示放在“节时”,让每一位领导干部既敬畏“节时”,更敬畏“平时”,使“廉洁”无时不刻地伴随在我们的领导干部身边,从而做一名不贪财、不腐败的好干部。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