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准妈妈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喊话”深圳地铁:为保护孕妇上下车安全,建议每条地铁线路为孕妇设立一个“孕妇上车门”,方便孕妇上下地铁,以避免孕妇和普通人发生拥挤。对此,深圳地铁回应称,公司已组织专业单位对在列车上设置“孕妇上车门”进行研究。下一步将通过站内广播和高峰期人员指引,不断优化导向标识及车站告示等方式对乘客加强宣传引导。(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
众所周知,地铁的上车门都是“清一色”的,即没有为孕妇等特殊群体专设“上车门”,因而,每每出门乘坐地铁时,孕妇等特殊群体也不得不和其他人群一起挤车门。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孕妇等特殊群体乘坐地铁就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不是有可能“挤不上”,就是有可能“被挤伤”,这既影响正常出行,又不利于人身安全。
正是因为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便有准妈妈呼吁并建议深圳地铁管理部门专设“孕妇上车门”。笔者以为,这一呼吁和建议,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可操作的成分,并非“过分”要求,因而,地铁管理部门理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其实,地铁管理部门为孕妇专设一道“孕妇上车门”并非一件难事。大家都知道,一趟地铁列车有十多节车厢,只要在地铁停靠站的某个固定位置设置一道“孕妇上车门”即可,既方便孕妇及时找到“孕妇上车门”的位置,又提醒其他乘客让出“孕妇上车门”。如此,既可避免孕妇等特殊群体乘坐地铁的不便,也可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可谓是一举多得。
近年来,各地轨道交通在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等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比如:地铁设立“同车不同温”车厢、高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等等,这些举措无疑既彰显管理“精细化”,又体现服务“人性化”,值得点赞,值得提倡。
眼下,深圳地铁管理部门十分重视这位准妈妈的建议,已对设立“孕妇上车门”的建议进行认真研究。相信,这一建议很快就会得到回应并得以落实。如果地铁专设“孕妇上车门”的建议一旦获得通过并落实,这对广大孕妇等特殊群体而言,无疑既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项“好福利”。
此外,还有一点也不容置疑,那就是地铁专设“孕妇上车门”这一友好举措,也会为国家“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更多的育龄夫妻想生、愿生。可以说,地铁专设“孕妇上车门”也是为助力生育做贡献。可见,地铁设立“孕妇上车门”很有必要,是一种多赢之举。
期待各地地铁管理部门,包括其它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不妨多些“孕妇视角”,多些管理“精细化”,多些服务“人性化”,让类似“孕妇上车门”“同车不同温”“女性专用车厢”等服务温暖每一位特殊人群,从而既树立“好形象”,又赢得“好口碑”。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