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纪委监委结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督察县纪委监委反映出的问题,以“反思与提升”为主题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以“刀刃向内”找不足的勇气,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科学化、精细化。(10月19日《四川党建网》)
“刀刃向内”找不足,把稳实干转作风,这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价值引领。纵观一些落马官员,身居要职,不是思考着如何帮老百姓解难题,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而是琢磨着怎样给自己“鼓腰包”“添政绩”,政治意识淡化、为民意识缺乏,实干精神成了身外之物、变成可有可无。应当看到,实干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应有前提。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当厚植实干精神,鼓足实干劲头,让实干成为自觉。
“刀刃向内”找不足,把稳实干转作风,面对深化改革的“中梗阻”、精准扶贫的“硬骨头”,一些党员干部创新思路、大刀阔斧,在穷尽处找“金点子”,于困难处“辟新径”。对比之下,少部分党员干部跟不上形势要求,拿到任务“心中无数”,遇到难题“手中无策”,在开展工作中,或是凭借老经验“依葫芦画瓢”,或是闭门造车随意应付了事,工作打了折扣,“实干”成了空谈。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在实干能力上“加满油”,方能推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刀刃向内”找不足,决定党员干部的干事状态。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擅长表态,调门高、行动少,实干成为空头支票;有的抱着“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履职变成打太极;还有的热衷于“经验包装”“材料美化”,一味造声势,搞所谓“面子工程”,等等漂浮作风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也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作风上偏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作风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把稳实干作风之舵,处理好干与说、虚与实的关系,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力求实效开展工作,办事实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工。
把稳实干转作风,作风体现政治本色,中国改革开放的瞩目成就,靠的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然而,一些地方还存在抓“亮点”、造“盆景”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说多做少、虚多实少的问题,党员干部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刀刃向内”找不足,把稳实干转作风,向人民群众兑现党风建设的诺言!(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黄伟)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