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更是基层干部的“家常便饭”。然而,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走秀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盆景式调研”等应付敷衍的调研方式不仅伤了调查研究的声誉,更辜负了群众的信任。
调查研究绝不能随便应付、敷衍了事,必须高度重视,用心用情开展调研,为做好基层工作提供鲜活资料和创新见解。
优质选题是基础。调查研究所花费的一切人力、物力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真相、发现真相、解析真相。而所谓真相,就是真实的国情社情、民心民意。这就要求选题反映社情民意,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深度挖掘有价值的选题,帮助党委、政府了解有分量、有深度的信息。不能“因循守旧”,或者“上下一般粗”,要敢于“另起炉灶”,聚焦真问题,解决“硬骨头”。
深入调研是关键。“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研不能“从干部中来,到干部中去”,仅满足于开会听汇报、作指示;不能只沿着设计好的经典路线走,只看成绩、不找问题,只看到表面“亮点”、忽略群众“痛点”;更不能将调研当成一种任务,只是简单的层层下压指标,索取调研报告。必须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带着为群众服务的心态,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目的,用心用情倾听群众心声,真正摸清情况、找准症结。
解决问题是目的。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调查研究质量高低的标准。不能仅满足于写出一篇调研报告就“草草了事”,要打破“材料为王”的惯性思维,将关注重心放在能不能解决真问题上,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拿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周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